【退休金8萬,健保費不到800──社會變遷下,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健保費基制?】
月薪3萬4的公務員雅婷(化名)因扶養已退休的父母,每個月需支出3人健保費共1500多元;而月退8萬元的大學教授,每月健保費不到800元,讓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退休教授黃文鴻直呼:「我心不安啊!」
25年前,健保根據當時台灣社會背景,設計由青壯年受薪階級支付保費,照顧年老退休、無固定收入者,但25年後的今天,隨著低薪、少子化與高齡化,保費收入減少、使用的人則愈來愈多。2019年健保短絀已擴大到336.6億元,可能撐不過5年,怎麼辦?
除了調漲費率應急,更多人思考的是,符合「有財力者多付」的新世代正義改革方案,讓健保維持有品質的未來:
有人提出改變計算方式從個人薪資所得改為家戶總所得制,有人認為應增列薪資之外的所得範圍,將退休金、股票所得、遺產所得納入計算,另外也有人建議透過營業稅、消費稅等稅收挹注健保財源……,你的看法又是什麼呢?
#專題
【健保的崩時代:低薪、高齡夾擊下,財務制度、醫療場域新危機】https://bit.ly/349d3WU
#健保 #高齡 #低薪 #少子 #世代 #報導者